欢迎进入工程技术杂志社!

工程技术杂志

  

《工程技术》杂志社
地址:重庆市北部新区洪湖西路18号
投稿邮箱:gcjszzcom@163.com
编辑QQ:1025363268

  

杂志名称:工程技术
主管单位: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
主办单位: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
出版周期:月刊 
国内刊号;CN50-9203/TB
国际刊号:ISSN1671-5519
出版语言:中文 
发行范围:全国公开发行 
杂志开本:16开 
出版地:重庆市
总编:车东林
总监:李红举
邮箱:gcjszzcom@163.com
网址:www.gcjszz.com

收录情况:
中国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
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收录期刊
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全文收录期刊

 

新闻资讯


发布日期:2018-02-11摩擦摆支座理论分析与研究现状
杂志名称: 摩擦摆支座理论分析与研究现状
作者:

详细内容


地震又称为地震动,是地壳释放能量过程中引起的振动,且在其振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。但是因为地壳结构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观测上的难度,关于地震的产生原因和机理至今尚无定论。当前人们普遍公认的一种解释是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造成的。比如,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都给建筑、桥梁、铁路等造成严重的破坏,进而导致的交通运输中断、医疗设施、通讯设备的毁坏也给灾后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。[1][2]
近年来,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,人们提出了一些新的减隔震技术,其中包括:被动控制技术、主动控制技术以及混合控制技术。顾名思义,被动控制即无需输入外部控制力,靠装置自身的性能来隔震;主动控制则是通过外部能量的输入来达到消耗地震能量的作用;混合控制是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,从而达到减隔震的目的。其中,被动控制是当前最为常用的一种隔震方式。采用隔震装置将上部结构与地震动分离开来,通过延长自振周期、增大阻尼等方式,减小传递到上部结构的地震力和能量。
1985年,Zayas等人针对传统平面滑移系统不能自复位的缺陷,发明了摩擦摆式隔震装置,称为摩擦摆支座(FPB)[3]。该支座创造性地把平面滑动面改为弧面,通过结构自重来实现复位和限位。其组成为不锈钢和低摩擦材料(多为聚四氟乙烯)。工艺简单,效果良好,使得摩擦摆支座逐渐得到了工程界的认可。